2019年5月2日 星期四

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機關新聞: 我與善惡的距離 VS.我對精神疾病的瞭解!

臺南市政府全球資訊網機關新聞
 
我與善惡的距離 VS.我對精神疾病的瞭解!
May 3rd 2019, 01:02

 

    最近很夯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已圓滿結局,相信許多看過這部劇的市民朋友們或許對精神疾病有比過去多一點的關注與瞭解。這次我們來進一步瞭解思覺失調症的特性,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過去被稱為「精神分裂症」,因容易造成誤解與污名,2014年才由衛生福利部、台灣精神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共同推動正名。根據2017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思覺失調症患者就醫人數約15萬人,男女比例各半,男性發病年齡較早,半數以上患者30歲以前發病。思覺失調症顧名思義為思考與知覺功能異常的腦部疾病,是一群具特徵性病癥及症狀(正性症狀及負性症狀)的混合體。正性症狀,如:情緒激動、妄想(錯誤信念但深信不疑,如:被害妄想、關係妄想..)、幻覺(感知到不存在的感官感受,如:聽幻覺)、語無倫次、混亂行為、缺乏現實感…,另外還包括負性症狀,如:個人衛生差、自理能力退化、表情淡漠、言語貧乏、社交退縮等。

    思覺失調症的可能病因很多,可能是多個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包括生理、心理及社會環境等因素。當給予適當藥物治療後,大部分的病人症狀都可得到改善,約1-2成的病人可恢復到完全看不出來有思覺失調症,約4-5成的病人可能時而穩定時而不穩,反覆住院,而另外2-3成的病人因缺乏病識感及沒有良好的家庭及社會支持,而導致病情退化,較難回歸社會。周遭的親友協助其病情穩定是重要的,要注意病人是否規則就醫、藥物是否有依照醫囑服用、會不會因為藥物副作用就自行停藥等。精神疾病通常透過藥物的協助可以大大改善症狀,及早就醫能夠減緩病人受到症狀干擾的程度,也會大幅提升藥物治療的效果,病情得以維持穩定。

近來社區滋擾事件頻傳及媒體新聞反覆播放,常引起民眾恐慌不安,而可能對精神病人避之唯恐不及。而一般民眾可能對於情緒一時激動、說話音量較大、較難以理性溝通的人,常常主觀認為可能有精神疾病,這是因對精神疾病不瞭解及迷思,且可能常將精神病人視為不定時炸彈,排擠、拒絕病人,言談間不經意以瘋子、神經病等歧視、侮辱的用語稱呼精神病人,甚至要求家人及政府單位要把精神病人“關”到精神科病房。期望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患者有更多的理解、包容及接納,穩定的精神病人有住在社區的居住權益,且經過持續治療的精神病人與一般人並無太大差異。

    倘若家中親友有精神及情緒方面的困擾,鼓勵陪伴至本市精神科(身心科)醫療院所尋求專業諮詢及協助,對精神疾病有正確的認識,就較能接受長期治療的重要性,反覆發病大多是因為沒有穩定服藥及返診,這時候應勸導病人提早返診調藥或是住院治療。若出現較為激烈的舉動,甚至出現自傷、傷人行為或有傷害危機,應撥打110或119,由警、消人員盡速至現場評估或協助送醫。

    衛生福利部針對精神疾病媒體報導訂定「六要」及「四不要」,「六要」係指六項應該遵守的準則,包括:1.要與當事人或精神醫療專家密切討論、2.要慎選資訊來源,報導與事實相符的資訊。3.要刊登於內頁而非頭版。4.要兼顧客觀及平衡性之報導。5.要尊重當事人與家屬的隱私權。6.要提供精神衛生相關之服務專線、社區資源或衛生教育。「四不要」係指四項應該避免的報導方式,包括:1.不要以戲劇化或聳動化方式呈現報導內容,只聚焦當次事件報導。2.不以暗示的口吻指稱當事人罹患精神疾病。3.不用歧視性或污名化之稱呼與描述精神病人。4.不要報導容易引人斷章取義或以偏概全的細節。因此,呼籲媒體朋友們多留意,能更加客觀與平衡報導。

    衛生局提供32處免費心理諮詢駐點服務,且為了方便服務上班族的市民朋友,亦提供晚間的諮詢時段,向專業人員求助或許可以扭轉人生,適時給予支持,心中痛苦會因為分享而減半,藉由心理師陪伴讓受苦的心情得以舒緩並提供您專業諮詢,衛生局上班時間撥打預約電話(06)3352982。另外,若市民朋友們有精神疾病照護上的困擾與需求,可就近與轄區衛生所聯繫或於衛生局上班時間致電(06)2679751分機377-379或06-6357716分機162(或164),或上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health.tainan.gov.tw//list.asp?nsub=A1A500精神衛生業務查詢相關資訊,臺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的健康。

 

發稿人:心理健康科  吳秀琴股長

電話:06-2679751(林森辦公室)轉180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