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理论频道: 学术不是锦标赛

理论频道
理论新闻 
学术不是锦标赛
May 7th 2019, 00:00, by 陈先哲

  【论教】

  近年来,我国学术制度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迁,探索出一套计划和市场结合并行而有效的模式并用于高校管理和学术管理:在宏观体制层面采用计划和行政手段,而在微观激励机制层面则采取类似市场竞争的手段。这种类似锦标赛的学术制度,最初源于我国试图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促进高校提高科研生产效率,并建立了各种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对高校进行评估和排名。但是,在产生强激励的同时也诱发了一些副作用,尤其是出现"五唯"问题。笔者曾经对多所不同类型高校进行研究,发现无论是从高校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分析,学术锦标赛都产生了激励异化。

  学术锦标赛带来的激励异化

  一方面,从高校组织层面看,学术锦标赛造成高校办学同质化和功利化问题严重。首先,学术锦标赛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高校,在政策"一刀切"的情况下,以前常常会出现竞争性模仿并导致高校办学同质化的情况。竞争性模仿的最常用手段一是"按指标办学":我国无论是哪个版本的高校排名基本都是将学术成果的产出作为最重要的指标,尽管很多高校校长口头上未必承认在意高校排名,但事实上却可能都在暗中较劲,甚至在办学中迎合这些评价指标。二是向"成功"组织学习:高职高专会模仿本科办学,教学型高校和教学研究型高校会模仿研究型高校办学,尤其是其制度设计与安排。在这双重作用下,竞争性模仿所产生的辐射效应不断扩散,并造成我国高校整体性的办学模式趋同。这进而带来的问题是造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巨大供需矛盾:一边是大量的大学都按照学术型人才培养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另一边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又非常紧缺,结构性矛盾的问题突出。其次,高校办学功利化情况严重。在大部分的评价指标里,科研业绩都是占比最重也最好衡量的,因此大部分的高校都会不顾自身的特色和定位卖力发展科研。这也是如今高校各种"抢人"大战的直接原因:看似是高校不惜重金、"求才若渴",但实质上更多是高校在学术锦标赛下不得已而为之。而且高等教育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异化:大学常常只是需要性价比高的学术劳动力为提高排名做贡献,而不太考虑要为人类文明传续和创新贡献大学特有的价值。这种高等教育目的观下的评价指标和绩效标准有时甚至可谓简单粗暴,也随之产生很多"五唯"的典型症候:从"文凭"看,洋博士比土博士值钱;从"论文"看,SCI、SSCI比国内期刊值钱;从"帽子"看,有帽子比没帽子值钱。

  另一方面,从高校教师个体层面看,学术锦标赛诱发高校教师利益分化和工具主义。首先,学术锦标赛并不适用于所有高校教师,尤其是基数最大的教学型高校和高职高专的教师。这些高校教师多难以从这种制度中获益,无法形成有效激励,学术发展趋于边缘化。事实上即便是研究型高校,也只是少数人能够达到具备生产高水平学术成果能力的要求。因此,这种以少数拔尖人才为目标的学术制度设计很难获得教学型高校和高职高专教师的普遍认同。而且他们也会因为所在学校的"被平庸",逐渐自甘平庸或自我边缘化,并产生恶性循环。其次,即便对于更容易从学术锦标赛中获利的研究型高校教师而言,在学术产量获得提升的同时却变得更加功利化。其功利化有两种典型:一是减少教学投入将更多时间用到科研中去,二是选择符合奖励标准的短平快研究。第一种的害处在于对人才培养的怠慢,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在学术锦标赛下,不少高校教师都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各种科研论文、项目和人才头衔的争夺中去,人才培养常常被选择性地"牺牲"了。第二种的害处在于妨碍了真正的学术创新行动的产生。调查发现,在学术锦标赛下不少研究型大学教师更多是为了获得制度利益或防止被淘汰而产生积极学术行动,而并非发自内心的学术追求。尽管学术评价机制也一直在进步,但也只是从以往的简单统计论文、课题数量到如今统计高影响因子论文和高级别课题的数量而已,很多教师只是根据指标的变化而发表,不但难以享受到学术带来的乐趣,也妨碍了真正的学术创新行动的产生,更无助于整个国家的学术创新。

  学术锦标赛的政策纠偏

  首先,回归初心,重思高等教育目的。高校最基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其他职能纷纷涌现,但无论如何都不应喧宾夺主。学术锦标赛的异化带来的突出问题就在于使得高校愈来愈像研究机构而不是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使命的教育组织。在过去学术锦标赛盛行的阶段,我国很多高校除了科研成绩光鲜之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尤其人才培养方面却乏善可陈。因为过于注重科研成绩提升,但却没有建立起一种科研与教学良性互促的机制。因此,新时代对学术锦标赛进行政策纠偏的出发点,一定要回归到教育初心,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四个回归"亦是此意,应当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为基本点,建立"教学-科研"互促机制。

  其次,顶层设计,建立高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学术锦标赛下中国高校获得很快速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需要引以为鉴的政策弊端。特别是基本没有对高校进行分类指导,而是将所有的高校都纳入到以科研竞赛为主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当前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在顶层设计层面上已经有较好的改革思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分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高等学校,建立完善的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政策体系,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这种改革思路更加注重了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比如"双一流"建设、推动应用型本科转型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三线并进,其实是对以往学术锦标赛所出现问题的一种政策纠偏。通过分类管理和评价,可以避免所有不同类别的高校参与同一学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比拼,才利于各类高校合理定位和办出特色,从而产生更多各具特色的一流院校。

  最后,破除"五唯",对高校教师进行分类评价。锦标赛制是企业常用的绩效机制,但高校和企业的本质有很大差异,不能简单地进行制度复制。尤其是在制度设计上不能仅仅是出于"经济人"的考虑,而忽视了高校教师作为"知识人"或"理念人"的特质。而且,不但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各有所长,就算是同一高校、同一学科的老师都千差万别,不应用同一把尺子去量不同的人。"百花齐放才是春",国家大力推进破除"五唯"的真正用意也在于此,要让不同的人才都能得到合理、科学的评价。因此,应在高校分类评价的基础上,更要进一步对高校教师进行分类评价。要探索多维度多层次评价,扭转让教师评价指标单一,过于依赖"文凭""论文""帽子"的局面,让教师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贡献度都能得到合理体现。更要创设潜心育人和治学的制度环境,让高校教师重拾"十年磨一剑"的从容淡定,守正创新,立德树人。

   (作者:陈先哲,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广州市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研究中心研究员。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BIA170170〕)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